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寄印传奇】38 (第2/5页)
扬的头颅看起来像只冒烟的夜壶。 于是我又笑了笑说:「很有可能。」 此时此刻,我恐怕要再次发自内心地赞美金钱了。 官宦子弟就是有钱,为了这个三人篮球赛,这帮人统一整了身耐克队服—— 连李阙如都发了一套。 后者的背上印上了汉字「李阙如」,一如十五号的背上印上了「陈晨」。 晚上母亲没来电话,我只好给她打了过去。 好半晌才接,声音慵懒。 问她咋了,母亲说有点累,睡了一觉。 「还没吃饭?」 「没呢,」 她笑笑,「正打算起来。」 「咋了嘛?」 我吸了吸鼻子。 「没事儿,兴许着了凉,有点小感冒。」 我正琢磨着说点什么,母亲语调一转:「哎,平海晚报你看了没?」 当然看了。 事实上我一连看了好几期,直到周六下午才在文化版里发现了「评剧往事」 专栏。 署名自然是张凤兰,还 配了张黑白照,宽檐帽,白衬衣,发丝轻垂脸颊,即 便在一团铅印马赛克里也那么光彩夺目。 专栏第一期写的是评剧的起源和演变,从莲花落子到唐山落子再到奉天落子 ,从到再到,从崔家班、赵家班到庆春班 社再到永盛合班,直至天津三杰流派纷呈,直至白玉霜初登上海滩, 轰动大江南北,值此评剧的发展也算是抵达了顶峰。 老实说,打小耳熏目染,哪怕戏一句不会唱,这些事囫囵半片还是知道一些。 然而当洋洋洒洒的铅块字携着油墨味扑面而来时,我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地怦 怦直跳。 母亲行文质朴散淡,时而轻快狡黠,时而厚重悲怆,还真有点汪曾祺的意思。 虽然读过她不少文章,甚至一度引以模板来练习高考作文,我还是大呼一声 :「写得太好了!」 「呸,」 母亲的愉悦就如同这湖面上的苍茫月光,「这么夸张,还要不要脸呀你?」 这一阵母亲忙得不可开交,那边厢巡演刚结束,这边厢艺术学校就提上了日 程,「也幸亏团里有你郑伯伯顶着」。 教育局、劳动局、民政局、工商局、税务局哪哪材料都不可或缺,哪哪官虎 吏狼都不好打发。 除了政府许可,这校舍修葺、师资力量也都是棘手的大问题。 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差不多了」,我真不知道「差不多」 是差多少。 莜金燕评剧学校也就有个破破烂烂的三层教学楼,了不起加上两个篮球场、 一个学生伙房。 是的,伙房,两间漆成屎黄色的平房而已,多半是耳熟能详的门卫老婆兼大 厨。 更可怕的是学校连个宿舍楼都没有,以前都是在教室里就地打通铺,后来学 生少了,「寝室」 也就自己跑出来了。 「甭管咋地,总得有个正经睡觉的地方」,还有教学楼,免不了一通大修。 教师更不用说,评剧老师还好找,毕竟有姥爷的人脉在(上次去教育厅备桉 母亲就顺带着见了两个平阳本地的腕儿,意向还说得过去),那些个艺术老师可 就让人头疼了。 但凡有点资历的,肯定不会来,这全招成年轻人吧,也说不过去。 上周母亲就说要来平阳一趟,到师大联络联络,找找熟人摸摸底。 世事艰难啊,我忍不住长叹了口气。 「你管好自个儿就行了,」 母亲忠告,「好好复习好好考试,今年要拿不住奖学金啊,看咋跟你爸交代。」 必须承认,奖学金这事还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