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王(全)_分卷阅读1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4 (第1/4页)

    但斯皮尔伯格现在却突破了这个限制,虽然只有两种颜色,但我们却能看到比黑白的色彩。当独臂老人被打死在雪地上的时候,流出的鲜血和雪地形成的强烈对比的时候;当集中营的妇女们为了让自己苍白脸色看起来红润一些,以避免被纳粹挑出去,不得不刺破手指将鲜血涂抹在脸上的时候;当集中营的孩子们为了躲避纳粹的搜捕,而躲到厕所下面的粪坑的时候;当妇女们赤裸着身体,在集中营里不断跑着圈的时候。虽然仅仅只有两种颜色,但产生的震撼与冲击却让我们看到了的,彩色所无法带来的沉重。

    整部电影中处处都带着斯皮尔伯格式的蒙太奇手法,充满着浅显却又意味深长的暗喻,比如艾蒙将一位犹太工人拉出来,对准脑袋连开几枪都因为枪有问题而没有射出子弹,即使这样,他依然不放弃的继续扣动扳机,人性的泯灭在此可见一斑。

    不过最为赞叹的还是全片那个,唯一带着色彩在大屠杀中穿行的小女孩,用这样一抹鲜红的色彩来代表屠杀的象征意义的方法,让人情不自禁想要起身鼓掌。不过斯皮尔伯格亲口承认,这个很斯皮尔伯格式的点子不是他自己想到的,而是由他的朋友阿德里安·科威尔提供的,而且科威尔不仅在这部电影上帮了他很多忙,还提供了整部电影的投资,不得不说,这个年轻人当得起‘奇迹导演’这个称号。”

    当然,批评的文章也有,但大多数都不疼不痒的,越是知名度高的媒体越是这样,大多都是从拍摄的手法和角度进行批评,而且同时都纷纷盛赞这是部伟大地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毕竟,反法西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属于政治正确,再加上还有一大批老家伙在后面撑腰,即使再极端的反犹分子现在也不敢公开提出反对意见。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势头,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取得了300家院线,上映之后随即扩展到了400家。不过也就这样了,虽然老家伙们都希望能有的人欣赏到这部电影,但也不能违背市场规则,除非他们完全垄断了院线。

    这也没关系,这样的开局相对别的艺术类电影已经算不错了,阿德里安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进行长线放映,只要现在的势头保持下去并逐渐上升,院线老板也要遵守市场规则的。

    总之,从93年年末到94年年初这段时间,美国人讨论得最多的电影就是,各种赞扬之声层出不穷,全美各大城市的犹太社区都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就连克林顿也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至于他到底是真心这样认为还是想要讨好选民,又或者和某些人有了交易,这就不得而知。不管怎样,这算是又为加了把柴火,让其在美国烧得越来越旺盛。三周之后,不仅院线数增加到了800家,北美总票房也拿到2000万,而且这样的势头丝毫没有减弱,大概北美的犹太人家庭都去看这部电影了。

    欧洲那边的情况就更加火热了,毕竟那是犹太人主要受害区,电影在欧洲国家上映的时候,不少犹太家庭主动为其宣传,再加上二战后饱受蹂躏的犹太人空前的团结,美国这边的老家伙只是稍微联系了下,德国总理科尔就出现在了的德国首映式上。

    当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能掀起这样大的声势,和电影的出色不无关系。阿德里安很早之前就说过的那样,之所以会被青睐会被追捧会被那些老家伙看好,关键在于它的娱乐性,或者说更贴近普通人的感受。

    无论是还是又或者,要么时间太长,是49年的作品;要么视角狭窄,和都是从一个人的视角出发,描写的一家或者几家人的事情。

    而有着三个视角,而且全方位的展现了那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斯皮尔伯格清楚观众们更喜欢看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样的角色——能在德国拿到不错的票房,除了德国人的自我反思外,主角是德国人未尝不是原因之一。

    观众们自然会被这些所感动和震撼,犹太人们自然也会发现了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