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遇见(4) (第1/3页)
第一卷:遇见(4)
研究生开学的这天,李冬青起了个早,从合租房搬到宿舍。 P大的研究生是三人合住,她来得早些,提前占了最靠窗的床位。亮堂,空气好,到时还可以去花鸟市场弄两盆盆栽来种着,算是抚慰这痛苦的读书阶段。 冬青是个非典型的小镇做题家,脑子活思维快,一路靠着做题从三线城市打进最高学府,赶上了出国交换,还成功在毕业当年研究生上岸,顺风顺水,一点时间都没浪费。 家里头亲戚都说,这老李的女儿以后定是要有出息的。 他们都知道她当年的高考分数相当吓人,腆着脸过来求了几份文科笔记。冬青也不害臊,大白话交代出去:“没什么笔记,纯粹看得多记得多,脑子会转弯。” 话这么一扔,李宪年下不了台阶,给她一顿念叨。亲戚们倒是知道找补,说好学生都是这样的,有时候会做题就是看个感觉,不一定能整理出来什么笔记的。 这话翻转一下是什么意思,谁都清楚,亲戚们喜欢在嘴上找痛快,李冬青一般也不纠正了。唯独团圆酒桌上有些大腹便便的人好为人师,叫她有些不舒服。 明明是他们自己要问她学的什么专业,听见是哲学时又直接黑了脸。就像表叔自己没出息,却要装模作样地关心一句:“哲学啊,哲学挺好的……但是哲学能吃饭吗?” 那张脸上挤了几层rou,油脂堆在缝隙里,场面顿时尴尬。 李宪年对内硬气,到了外头反而无限包容,打着哈哈就说随她去。冬青看不得他这鬼样子,夹过两片菜叶子,漫不经心道:“还行吧,文凭还不错,企业愿意要,有钱拿,至少不用等着家里人帮忙还债。” 话音才落,场面又冷了。 家里人都知道,表叔早年生意失败,欠了外债,躲了好些时日,得亏是表婶够韧性,东拼西凑地借钱养大了儿子,那要债的没好意思欺负女人小孩,卡了利息。好些年下来,也算是还了个干净。 李冬青故意提起,就是为了噎人,表叔敢怒不敢言。李宪年也只得舔舔嘴唇又拍拍肚皮,跟着三两句糊弄糊弄,这事儿算是这么揭过去了。也是这么一遭,家里头再没什么人敢当面过问冬青的学业与生活。 只剩下一句:啊,老李家的姑娘啊,挺好的,也漂亮,就是有点疯,嘴真是一点不饶人。 李冬青喜欢这个评价,“疯子”多好啊,人家就算在背地里有千万个不满意,到了面前也蹦不出一个屁。她希望能当一辈子的“疯子”。 开学要忙活的东西多,她是一跨,从哲学系转到德语文学系,学校仍是本校,置办东西准备材料什么的,比其他同学还是方便些。课业上有些落后的基础知识,花点功夫也能补上。至于那四年内的课程与专业积累差距,就只能靠时间和努力去抹平了。 与亲戚们不一样,好友丁蕙如对她的评价显得更现代一点:心态好,行动力强。这两点也与李冬青的人生准则完美融合:对于此生志业,需尽力努力。志业之外,及时行乐——这样的准则带给她许多便利与动力,让她在各种压力下可以坚持做自己。 今年首都离奇地下了几场雨,将近十月,这雨水也没有停下来的预兆。去教室的路上,免不了要淋点,她又跟雨水有些合不来,不及时擦掉就容易皮肤泛红。于是天气还隐隐有些温热时,就已经换上了全套的长袖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