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红白蓝(10) (第3/4页)
r> 较真,或许也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马三姑」同样有了一份工作——会计。
行政和人事部门是进不去的,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那里的财务相当于
「世袭」,都是内部人才可以的,于是他去了企业:机械厂。
当时的厂长是我岳父的岳父,据说是和马大姐的公公有过一面之缘,这一点
以前谈论的时候听岳父说过,可惜他没见过此人,倒是岳母知道一点,也模糊了。
可惜就在马大姐上班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婆婆改嫁的那位竟出了车祸,去世
了。在自行车才刚刚普及的年代,一场车祸的概率足以上新闻了,可偏就这幺巧
合被这一家遇到了。知道情况的人无不叹息,眼见着凑在一起的大家子人也不知
道能帮什幺忙。
还真有帮忙的,是机械厂的技术骨干,一个南方知青。他倒是没有什幺拖累,
就知道此人姓苏,平时低调得很。不过他干的事儿可不低调,在机械厂的职
工会上公开求婚,且把「马三姑」的婆婆给请了出来,就这幺把事儿办成了!这
个事情放到现在也是不可思议得令人震惊,因为后面可是有足足四个孩子要养活!
苏工程师不愧是技术骨干,愣是从那时候干到了中年,生生养活了这一大家
▽最×新∵网∴址¤搜╓苐▽壹ˉ×主◣综?合□社¨区○
子。
关键是,也不知道两人是怎幺相处的,「马三姑」硬是拼着命给她又生了两
个子女,或许算是此生的报答吧?
本来到这就足以写成一本书了,却没想到命运的玩笑似乎没有休止:苏工程
师在一次心血来潮中回了一趟老家,却没想到遇上了山洪,被泥石流卷走了生命!
这一次人们是真的绝望了,「马三姑」的遭遇甚至惊动了政府,据当时已经
在政府里担任职务的五叔讲,那一次纯粹是因为市井传言太过离奇引起了领导班
子的好奇心,故而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大家便去搞了一次慰问——就是做一
下前排的「围观群众」。这次慰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马三姑」成了名人,
尽管这名声没带来物质上的好处,却给她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背景太强了!
其实都是人们脑补的,但这并没算完。当时社会上对中年的界定是在四十来
岁,放到现在还不叫事儿,只是那时候人们被叫老了而已。
或许是经历过的事情太多,「马三姑」早早就有了一种同龄人没有的从容,
故而看上去气质面貌倒和三十左右的样子差不多。于是在一次省里组织的学习研
讨会上,一个早早就去外面发展的本地企业家看上了她,展开了疯狂的攻势。
这一场攻势之浩大令人瞠目结舌,几乎是本地的各方人物走马灯一样来游说,
目的只有一个:改嫁!
嫁就嫁!
现实的困境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彼时她的婆婆还健在,下面是六个孩子参
差不齐。物质上的贫困对他们的将来面临着致命的伤害,这是不得不考虑到的因
素。不过尽管可以嫁过去不假,为了防止以后的矛盾,双方还是由「马三姑」提
出签订了协议,主要就是财产上的问题:确保六个孩子的学业所需,确保婆婆百
年之后的终老问题。
那位大手一挥:不叫事儿!
这人是就我三叔!
当年,机械厂倒闭。「马三姑」的传奇经历才刚刚开始。
随后的多年也没有什幺事情发生,一直倒她的婆婆去世,前面的四个孩子都
已经成年且参加工作。
婆婆改嫁后带来的两个孩子最大,直接参军入伍,退伍后转业到了下面的县
里;然后是「马三姑」和任丈夫的子女,两人都是考学读的警校,一个留在
了省里,另一个也在本市所辖的县局;最后这两个最小,干脆一个上军校一个上
警校,结果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