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风声 (第1/2页)
第三十章 风声
清明将至,江南多雨水,蚕丝般的细雨缠缠绵绵大半个月,屋子里生出了潮气,连带着被褥衣裳都好似能拧出水来,隔三差五就得烧碳烘暖。 铭石斋的小伙计早早打开铺门,正拿着抹布去后院打水擦洗柜面,一掀帘子,却见作坊间的花窗口还坐着个人,当场就给吓了一跳。 等看清楚坐着的是谁时,忍不住纳闷起来,“玉师傅,您几时来的?这可真够早的。” 铭石斋作为百年老字号,在泗溪镇的玉石行也称得上个中翘楚,铺子里光做工的雕刻师傅就足有十来位,且都是出身在传统工匠世家。 除了世袭老东家衣钵的东家娘子以外,就只有玉师傅一人是女子。 铭石斋原是不外收女子的,铺里的师傅们打心眼里瞧不上女工匠,最后还是东家娘子作保发话,才打破规矩。 玉师傅来后,比寻常男子还能吃苦耐劳,虽说是野路子不算正统,雕出来的东西却也奇巧别致,又得东家娘子亲自教传大半年,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刚来。”周玉柔声笑着撂下手中的刻刀,仰脸望望窗外,这才发现天空已然大亮,她昨夜为了赶工一对拜寿如意,竟熬足了一宿。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久坐后双腿已被冻到僵硬麻木,连捂在膝盖上的汤婆子凉透了都没能察觉到。 见小伙计打水出去干活,周玉捧着装如意的锦盒,也跟着走到前头去帮忙整理货架子。 时光如过隙白驹,她到铭石斋已经一年有余,对架子上摆放的物品早就轻车熟路,况且货物也是每日都在擦洗的,洒扫起来很快,没一会儿就抹得一尘不染。 前年,她从京都往泗溪来,走水路坐船时得遇东家娘子,东家娘子见她刻的小东西挺有趣,又得知她孤身一人,心生同情,便让她到铭石斋来做事。 东家娘子是她的贵人。 周玉还没用早饭,洗完手同伙计们打了个招呼,走出铺子一路往现住的青梧巷走。 傅家兄妹的老宅就安在青梧巷,不过她总觉得白白去住人家的房子不大合适,另在巷子别处赁了间屋子住,偶尔去傅宅打扫。 现在的屋主是个六十来岁的银发老妇人,姓焦,儿子媳妇都没了,仅有一个孙子在边关参军,为讨生计在巷口处开了个面摊子。 周玉想着老太太这把年纪不容易,是以每日都会特意到面摊子上去照顾生意。 食客们大多也是住在附近的人,周玉到时,已有好些熟面孔。 “焦奶奶,还是要一碗阳春面,卧枚煎蛋。” 到江南后,周玉最喜爱的食物就是阳春面,细细的面条韧劲儿滑爽,汤清味鲜,葱油香郁。 “玉娘来啦,你坐会儿,面就好。”焦奶奶在灶台前忙活,笑着答应了一声。 六十岁的老妇人,仍旧精神镬烁。 不多时阳春面就端上了桌,一口鲜美的热汤下肚,周玉整个人都感觉暖和起来。 坐在临桌的几个客人都是做买卖的走商,也住在青梧巷,这会儿正一边吸溜面条,一边低声谈论生意。 其中一个做皮货的道:“今年生意可真不好做,上个月去收货,没收着什么像样好东西,路远,这来回跑一趟花销不少,全是亏本的买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