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艳旅_正文 第76章进宫探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76章进宫探亲 (第2/5页)

五代以来骄兵悍将对敌则怯,扰民却勇,临敌就逃的恶略习气,使世宗深恶痛绝。一旦姑息容让,形成气候,即使有百万大军也难以取得胜利。世宗就如何惩办樊何及其部下,犹豫难决之时禁军主将妹夫张永德对世宗坚决支持。次日,大会诸将宣布将樊,何及将校七十余人立即斩首。从此骄兵悍将才有所收捻。自梁末帝以来,禁军将士骄横益甚,稍不如意,即生兵变。世宗临敌斩将,确实冒了极大的风险。以此可见世宗刚毅果断的性格。

    周军长驱太原,四面合围,世宗征询各路将领的意见,都强调粮秣不足,请求班师。世宗不听,然而数十万大军屯聚太原城下,军士不免剽掠,北汉民大为失望。同时,后周大将符彦卿与辽兵会战于忻口,中伏兵败;而太原城下部队因连日大雨,士卒疲惫,疾病流行。世宗不得已匆匆降诏班师。后周的撤退是混乱的,纪律松散,粮秣器械都受到很大的损失。次北伐至此结束。

    初次北伐,由于事先毫无准备,没有一点计划,以至于来去匆匆,损失重大,所得州县尽行放弃,看起来好象一无所获。但是他为世宗提供了反面教材。世宗回到汴梁,立即着手一件事——整军。

    整编禁军,淘汰了大量的弱兵烂将,减少开支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加强了中央集权了力量。世宗“又以骁勇之士多为外诸侯所占,于是招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亲试阅,进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为殿前诸班”减冗于的费用,建立精兵,削弱地方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时代开始了。

    周世宗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可惜在959年征伐契丹途中突然病倒,不幸英年早逝,享年39岁。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不少方略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周世宗的路线的。后周的军队的改革是在周世宗的主导下,由禁军将领赵匡胤实施作的。

    954年,后汉趁周太祖郭威驾崩,连手契丹大举进攻后周,周世宗亲自统兵御之,大战于高平,是役以后周大捷而结束。高平之战也是赵匡胤的成名之战,世宗对赵匡胤在此战所表现的智勇深为赏识,擢升其为殿前都虞侯,并领严州刺史(此前赵为宿卫将,是殿前都指挥史张永德之部属)经高平一战,世宗认识到宿卫军之诸多蔽端,痛下决心对军队进行改革,他认为“凡兵务精不务多”以是下令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为上军,赢者斥去之,在全国藩镇诏募骁勇壮士,令赵匡胤选优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令各将选之。这次军事改革成效突出,“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955年,世宗常常忧虑中国不断遭分割局促,经高平之捷,燃起了世宗削平天下一统中国之志。恰好有秦州之百姓到大梁向其献策,请恢复中国的旧疆域,世宗欣然采纳。此时,重整中国雄风,一统中国之宏图已在世宗的心中形成。一系列统一中国的行动由此而展开,直至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也是沿着这条路在走。

    正是大宋延续了大周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方向,所以,明歌郡主不杀赵匡胤,希望他能做个好皇帝,但是赵匡胤现在为了巩固自己的皇帝地位,剥夺朝中大将兵权,这样下去,文将不文,武将不武,契丹真要是打来,大宋根本就没有招架的力量。让文官统帅数十万大军应战契丹吗?

    战龙想得很多,他知道赵家兄弟,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心狠手辣之人,玩弄权术都是好手,打仗却未必在行,明歌郡主要我帮他看好朝政,我一定好好利用现在的人际关系,最好是能够狭天子令诸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大宋的兵马,平灭辽帮,统一天下,给天下黎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第二天,晋王妃和战龙穿戴整齐,进宫来见宋皇后,经过宋皇后特许,晋王妃留下来陪宋皇后说话,让东方紫玉令战龙来见四小姐。

    穿过一片宫殿,前面有道小河,数十名御林军在河道上巡逻,东方紫玉领战龙跨过小河,小河对岸是一片竹林,远远地就听见一阵优美的琴声传过来,六郎加快脚步赶过去,穿过面前的紫竹林,只见前面一道晶莹矮墙,缕有梅花砖孔,两只栖凤,共街一只牡彤花,确是个别致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