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 (第2/2页)
浓却不肯服软,照实答他,“地上你能打,未必你海上也能打。”“海战有什么了不起,你看我在水上,不照样把粤匪打的稀里哗啦。”“当初首战失利,倒是真有人哭的稀里哗啦……”听了这样的揶揄,弘曕气急,口上争不过,便在床上讨回来。肃浓被折腾半宿,第二天便骑不成马,唯有坐车。无奈道路不平,车子颠簸,他坐在里面也并不舒坦。“听说洋人会铺铁轨,在上面跑的车子又快又稳当,我们怎么不造一个?”外头弘曕骑马与车并行,肃浓便扒在窗口问他。“你说火车啊,那玩意儿是好,可造起来太花钱,又没什么大用。”听弘曕如此说,肃浓不由叹口气。“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大哥,你念什么呢?”听肃浓在车子里喃喃,弘曕少不得要问。“没什么,我只是在想,这仗能不能打赢。”周围都说肃浓是杞人忧天,所以消息传来时,大概也只有他一人不觉得意外。战报上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英法联军从天津登陆,正在与孟戚元带领的民团作战。可是这么惨的败局,却是肃浓始料未及的。“这姓孟的,误国殃民。”弘曕冷言道。“孟戚元固然有错,但错也不全在他身上。”听他这么说,肃浓却忍不住开口为孟戚元鸣不平。弘曕见他维护孟戚元,很是不快,“怎么着,他打败仗还有理了?”说道孟戚元,弘曕就没好气。肃浓不想跟他纠缠,只好转了话题,“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别耽误了,要是洋人进了北京城,那就全完了。”就在说话间,前面一骑飞奔而来,口中大呼“圣旨”。肃浓下车,弘曕下马,同周围所有人一道跪地,听来人宣旨。原来太后觉得战局不利,想要借着避暑的名义南下避乱。他要弘曕改道济南,在那里迎他圣驾。“这怎么行?”避开了宣旨的太监,肃浓拉着弘曕道,“洋人还未打到京城,我们尚可一战。”“可这是皇上的旨意。”弘曕掂了掂手中的圣旨。“那这样好了,你去济南,我带一部分人北上。”想了想,肃浓如此道。“不行。”想也没想,弘曕立马拒绝。“为什么?”肃浓问。“你又不会带兵……”“我把人交给孟大人,跟他的民团会和,我自个儿不上战场。”任肃浓说破了嘴皮,弘曕就是不依,最后他只好道,“你是不是介怀我与孟戚元?”“你就这么想帮他?”于是弘曕也开门见山。这话其意自明,肃浓听了难免一阵寒心,冷冷道,“你觉得我带援兵过去,是私心作祟?”“不然呢,北洋水师整个儿没了,你觉得你有几分胜算?”弘曕直愣愣反问。“这会儿你倒没自信了,我们大清海战不行,未必陆上就败了。如果能把洋人挡在京城以外,哪怕最后议和,也能有点回旋的余地不是?”“可是万一挡不住呢?”肃浓被他问的一怔,弘曕看看他,继续道,“既然太后打算已经南下,那么眼下重中之重,就是保护她老人家的安全。只要太后在,皇上在,那大清就在。洋人进了城,未必就占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