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东儒同人]东城女/下/凤冠霞帔成亲 (第3/3页)
宴里。
谁能不承认,汪东城就是辰亦儒的夫人,就是心里再骂死瘸子小贱人,脸上也还陪着笑。
终于应付完了这些个闹心事,汪东城一拐辰亦儒:“回去找你麻烦,汪太太?”
辰亦儒哭笑不得。
(十三)
汪东城说的话,也许是很准的。
他的辰老板没死,他没死——中国也没死,只是命运多舛。
欧罗巴那些个地界终于打完了好些年,他们也过了一点消停日子,可到底还是活在乱世中,他们在海城,辰亦儒看得清清楚楚。
那些人快来了,尖牙利齿,要一口口吃了他们。
于是就走吧,他们走得好,因为这一走,汪东城终于是找到了他的阿母。
在更内的城市里,阿母平日里在一个大户中洗些衣服做点杂活,不算困难,但对儿子日思夜想,如今如愿了,泪眼婆娑地向辰亦儒道谢。
汪东城只得咳一声:“阿母,不用谢他。”
汪母对儿疑惑地皱眉:“阿母阿父可不是这么教你的……”
辰亦儒走上来,双手举着茶就跪下了。
汪东城也跟着他一起跪下。
“阿母,他对我的恩情,我以身相许了。”
辰亦儒脸上都冒汗,生怕被岳母打一顿。
汪母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倒是只说了一句话:“东城在我们面前一向懂事,我看着,倒在你面前任性。”
说明你爱他极了,宠他极了,竭尽全力让他幸福了。
老人家接过那杯茶,喝了下去。
(十四)
一直到小鬼子来之前,轻鸿院停了原来所有的业务,辰亦儒干脆教了所有姑娘小厮去识字,学完了就把卖轻鸿院门脸的那些钱拿来办私塾。
辰老板那脑子真不是盖的,他开了整整三个私塾,一个男学,一个女学,一个私学。
前两者顾名思义,就是只收那单个性别的学生,后者就有意思了,专收贵族子弟,越有钱越好。
这样就不怕没银子,又能补贴那些平民子弟了。
九一八的那天,汪东城在学画梅花,辰亦儒在旁边看着,他觉得画的好的,就打上自己的私印,也不拿出去,就是两口子找个乐子玩。
后来消息传来了,后来战争爆发。
辰亦儒关闭了私塾,成立了公办学堂,叫重山,用前半生攒的所有积蓄,姑娘们也出了力,连三百年前老相好送的金瓜子都找出来捐了。
姑娘们一个个成了老师,学堂里老师够了,她们就出去,重山学堂出的女老师,个个有能耐。
有个女老师上了前线,她教出来一个大文人,那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就叫《论轻鸿与重山》。
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而人是可以在这里面进行选择的,比如他的老师。
(十五)
他们两口子没做什么贡献,就是教教书,多养几个孩子,然后好好活自己的。
但谁又能说他们没有贡献。
辰亦儒是教育界的泰斗,家里夫人却很少露面,他总推脱说是家中妻子是哑巴,难以出来见客。
当然曾经他们在海城的故事也有流传,所以有人说其实是他的妻子太过美丽,他舍不得让别人看见,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东城女啊。
后来一个受伤的小战士下了前线,他被送到重山学堂来学习文化知识。
没有地方住了,辰亦儒把他带到了自己家。
一个细眉凤眼的短发男人帮他清理伤口。
小战士左顾右盼,短发男人问他:“看什么呢?”
小战士想他也许是辰老师的亲戚?
于是悄悄说:“听说辰老师的老婆是东城女,特别好看?”
短发男人也悄悄对他说:“别人瞎传的,我就是东城女。”
小战士一脸茫然。
后来他读了书,并且书读得很好,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替自己老师澄清:辰亦儒家里根本没有东城女,只有一个长得极漂亮极漂亮的男人,名叫汪东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