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7 (第1/2页)
对待。平民与他人通jianian,是不告不理,但官员与人通jianian,则是知情者具可弹劾,若是犯监临罪,则是罪加一等;这其上就是儒家士大夫所主张的‘礼不下庶人’而‘春秋责备贤者’。小民可以不知礼,理发没必要给予太严格的束缚,而士大夫则是百姓表率,不可以不知礼守礼。”正因为对士大夫伦理的严苛要求,才会导致官场上以此为利器伤害政敌,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吧。第三百九十四章这么一桩万众瞩目的要案,落到新任大理评事的包拯头上,本应招人诟病。然而包拯自入大理寺以来,真正轮到他断案的次数虽不多,却桩桩办得……干脆利落。他丝毫不在乎官场中那些错综盘杂的关系,只要案卷到了他手底下,便要扎扎实实地按证据断案,按罪责量刑。既他这般凛然刚正,不为戏狎,两派皆不亲近,那派他去推鞫人缘甚佳的陆辞或涉通jianian一案,倒是最为合适的了。被各方寄予颇高期望的包拯,则在得到皇令的当天夜里,偷偷将这些天来酌字酌句地推敲、好不容易才写就的为陆辞求情的折子投入了火盆。他自认绝不会带着先入为主的念头办案,却防不住旁人会多想。为避嫌起见,他在态度上,先要摆得足够公正。他绝不会放过恶贯满盈的无耻恶人,也更不会冤枉一位受人污蔑的磊落君子。事涉昔日恩公,包拯面无表情,手里却片刻也不曾耽搁。把信烧干净后,他就取出提前命人誊抄了一份的卷宗,秉烛夜读。这一读,就读到了天光大亮的时分。熬出得双目通红的包拯,在将案卷反复通读后,对于陆辞此案,心里已大约有数了。证据看似庞杂,但真正梳理起来,大多都是牵强附会,更不乏难究源头的风言风语。——所谓明证,仅有王氏一人的供词。不过通jianian之事,因男女皆要力求隐蔽,除非捉jianian在床,或有确凿物证,否则的确难以求证。包拯将觅得的疑点一一记下,心不在焉地洗漱更衣,再灌下一杯浓茶后,即精神抖擞地往大理寺去了。包拯忙活时,最关注他办案进度的,当然非心心念念要还小夫子清白的赵祯莫属。幸好在他摆明绝不姑息、定要严查的态度后,朝官中那些要求将陆辞召回京中,以便提审的声音就渐渐没了。哪怕针对这场通jianian案的推鞫在京中与随州同时展开,但至少不会打扰了正于前线忙碌、指挥本路战事的陆辞。他见包拯终日闭门不出,除了埋头研究,还是埋头研究,十几天下来,连随州的情报都收了两回了,却始终没真正提审关押的人犯王氏时,实在是坐不住了。他想派人将包拯秘密召来,好歹探听些许细节,却不料派去的内侍非但没把人带回来,反而受到了包拯当着诸人面的严词拒绝。这下就让赵祯面子上差点挂不住了。他已等了这么些天,本就很是焦急,还遇到个冷硬死板的包拯,不免很是不安。他急忙召来眼下看来、唯一一个最站自己这边的寇准,冲着对方好一通抱怨:“……相公力荐此人,可见他丝毫未有进展,倒是脾气又臭又硬,莫不是选错人了?”寇准一挑眉,却是对包拯的做法颇为赞同:“依臣之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