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38 (第2/2页)
陆辞愣了一愣。他与正经八百的狄青对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对方所报出的不是其他,正是他的……体重。不就是为了反对他那句‘不知几斤几两’么?陆辞哭笑不得,面对难得跟他较真的狄青,竟是无从反驳了。作者有话要说: 夏竦简直是超级卑鄙小人,具体如何卑鄙,后面再具体注释(因为太长了),这里只放一小段(如果这是宋史3):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生于公元985年,现年54岁。父亲名叫夏承皓,乃是一位与契丹人夜战殉国的烈士,但夏竦的真实身世谁也不知道,因为他本是个弃婴,是夏承皓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上班的路上拾到的。简短地说,他以诗文起家,再以父亲殉国的功劳得宠,一步步升迁,在仁宗朝做到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这样的顶级高官,这时被派往边疆,可以说是“大才小用”了。他本人也很不高兴,他是不愿意与异族的蛮人打交道的,连受命出使契丹都要痛哭一场。哭得非常慷慨激昂。“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我恨夷狄蛮人,那是世仇敌国,对他们国君下拜,跟他们臣子说话,我受不了!于是说什么都不去。比较的无耻,但比起将来他的卑鄙,这就不算什么了。第三百八十九章陆辞自认对兵法一窍不通,却也极为清楚克服了枯水这一大难题的清涧城,将是面对夏军的一座不可多得的强悍军寨。吃饱喝足后,他听完了小恋人的军情汇报后,就笑着又好生夸赞了对方一番。夸着夸着,就水到渠成地夸到榻上去了。在与久别重逢的小恋人煲了一宿的欢喜汤后,睡到晌午才醒的他未寻着一早就被唤去衙署的狄青,唯有揉着发软的腰,半躺在小榻上,为二人上书表功。他毫不犹豫地将首功推让到了建城的种世衡,与负责牵制的狄青的头上。按照官场惯例,他身为大胆用人、还用对了人的顶头上司,要想在‘用人’这点上大书特书,拿下首功的话,实在是再合情合理不过的了。毕竟世人皆惯于将功绩归于掌权者:即使后者不乏尸位素餐、坐享其成的,只要不到离谱的境地,往往都能得人默认。陆辞着实不愿意这样。就像当初在秦州对蕃军的那场守卫战中,他竭力弱化自己的作用,好将振奋人心的战绩悉数归到部下的头上。他之所以这般做,倒不完全是因为他淡薄权势。事实上,经都堂‘一游’的经历后,他对权力的渴求,已较之前要大上许多了。毕竟他已深刻意识到,只要自己真想起些作用,为在沙场上奋力拼杀的将士们保驾护航,就需拥有足够的话语权。那也意味着,他得有足够的官职与名望,才能匹配这样的权力。不过,他既已在前线上,考虑到事分轻重缓急,当然更适合让予破格擢升后,至今也不过是从七品官的种世衡、以及正六品的狄青。如此一来,既可激励奋力上进的种世衡、提高其他将士建功的斗志,也可尽快促成种狄二人的超资擢升,也好让本路战线不至于太受资历限制、可得二员头脑灵活的猛将。当这一军报被快马传回京中,小皇帝得知清涧城大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