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86节 (第2/4页)
鲁常宁怕耽误了侄儿,把鲁惠中带在身边,亲自督着读书。 今日客人一来,鲁惠中在下首陪着,听问道自己,便恭恭敬敬地答:“劳曹叔叔过问,今日上午去了学堂,夫子布置了文章,在家里写文章呢。” 曹延轩拈了颗黑子,笑着问,“哦,贤侄学到哪一处?” 鲁惠中便答:“是四书中的《公孙丑》揠苗助长一节。”说了些自己的见解,笑道“夫子说,既如此,便放半日假。”” 曹延轩是读饱了书的,一听便知,这年轻人把书本里的东西吃透了,相比之下,自己的女婿花锦明便远远不如了。 “甚好。鲁兄,贤侄底子甚是扎实。”曹延轩恭维鲁惠中,“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鲁常宁喜笑颜开地,怎么看侄儿怎么顺眼,“正是贤弟这话,我在惠中这个年纪,还惦记着喝酒吃rou,若不是夫人督着,早就和惠中他爹收收账,开开铺子,谁去读劳什子四书五经!” 曹延轩哈哈大笑,曹惠中低着头,肩膀一耸一耸。 鲁常宁又滔滔不绝地夸奖起侄儿来,“用我爹的话说,这孩子脑子像我,性子随他爹,若用到正处,比我和他爹都强。我夫人也说,惠中刻苦沉稳,比我那时候强得多。我只盼着,日后我那小子,能有惠中一半就心满意足。” 说的是他七岁的小儿子。 曹延轩也说起宝哥儿:“只比你家小子大一岁。五岁我就给启蒙,前年他娘去世,吓着了,我没办法,只讲些浅显的,什么都不敢教了,就这样,日日跟着我睡,今年到了京城,方去了堂哥的院子。” 又说:“他jiejie已经成了亲,等他娶了媳妇,我也算对得起他娘了。” 提到珍姐儿,鲁常宁不提花家,只问“调理的如何了?孩子可好些?我家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连襟(赵侍郎)有相熟的大夫。” 聊起家长里短,子女学业,两个老父亲说不完的话,cao不完的心。过半日,鲁常宁又羡慕起他来:“还是你好,已经做了外公,我像你这个年纪才有了大妞儿,孙子早着呢。”又说起侄儿:“他也是,高不成低不就,把他爹和我愁的。” 曹延轩奇道:“贤侄这么好的人品,年纪轻轻有了功名,怎么会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鲁常宁咳一声,“不怕贤弟见笑,我家不如连襟,在老家算不上高门大户。自我过了乡试,惠中读书有了眉目,家里眼光高了,盼着给他找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就没着急。待惠中过了乡试,家里喜得不行,开始找人家,亲戚朋友里面没什么合适的 ,主动上门说亲的,我们家看不上,我们家看上的,人家又觉得不合适。” “好不容易,我有个同窗家有个待嫁的女儿,我和惠中父亲觉得好,我夫人和惠中母亲又不肯了:那姑娘什么都好,就是个头,咳,个头矮了些。” 听到这里,曹延轩扭头望去,鲁慧中穿一件家常青布袍子,双手扶膝,在椅中坐得端端正正--虽然坐着,也不比自己和鲁常宁矮多少。 一句话,这年轻人的个头,确实高了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他便安慰道:“因缘天定,我家大姐儿的婚事是她娘定的,小女儿为着守孝,还没影子呢。” 说到这里,曹延轩忽然一顿:鲁常宁这话,是特意说给自己的吗? 再一回忆,鲁夫人和赵侍郎夫人登门拜访那天,是见了媛姐儿的--曹延轩日常习武,是个高个子,媛姐儿的母亲于姨娘身强体健,比王丽蓉、夏姨娘高出一截,媛姐儿也比几个堂姐、珍姐儿都高,超过曹延轩肩膀了。 想到这里,他又一想,自己和鲁常宁一见如故,数月之间并未提及儿女之事;前日花家的事尘埃落定,自家平安无恙,鲁常宁今日便请了自己来家里。 想到这里,他不动声色地和鲁常宁闲话喝茶,下了两盘棋,时候也就不早了。 鲁常宁拉着他不放,告诉侄儿“告诉你婶娘,做些拿手的,再给你曹叔叔身边的人说一声。” 鲁惠中应了,给两人行了礼便出去了,不一时回来,“婶娘叫开一坛好酒。” 是个灵活的,看着也踏实,曹延轩心里赞道,觉得比几个侄子、大女婿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