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食全食美 第31节 (第3/3页)
家家的,没轻没重弄坏了,长得又快,且不必做这样好的衣裳。倒是你,日后少不得出门见客,是该做几身好的充门面。” 又拿起两匹缎子往师雁行身上比,“你气质沉稳,行事大方,倒是什么颜色都压得住。依我说,就做两身冬日棉袍,领口袖口再绣些……” “都做,”师雁行搂着鱼阵揉搓,轻飘飘敲定,“我如今还小呢,日后不管去哪儿,少不得还得你跟着,难不成一个绫罗一个棉絮?也不成个体统。” 见江茴还想再劝,她捏着鱼阵的小手笑道:“再说,以后还会更好,这种素面缎子算什么,对吧?” 鱼阵咯咯直笑,“对!” 师雁行执意如此,江茴也无可奈何,只是有些惭愧。 如今家里这局面,几乎都是师雁行一手闯出来的,总觉得……她跟鱼阵是拖油瓶了。 “别瞎想,”师雁行打断她的思绪,“攒足精神明儿去街上逛逛是正经。” 郑家体贴,想着她们进县城一趟不容易,就说明天午饭后再启程,上午空出半日来,或是歇息,或是出门逛,都使得。 次日一早,娘儿仨起了个大早,饭也不吃就出门。 只半日功夫,到底仓促了些,可不得抓紧时间? 一出门,城市特有的繁华和喧闹便扑面而来,竟让师雁行原地懵了片刻。 真要说起来,不过是个县城罢了,可在郭张村和青山镇待久了,前世经历犹如过眼云烟,如梦似幻,她竟也生出一种乡下人进城的陌生…… 相较青山镇,五公县的经济明显繁华许多,这一点不光体现在更多的摊贩和商铺上,还有数量翻了不知几番的行人。 当地百姓大多衣裳齐整而光鲜,在青山镇罕见的绸缎料子,这里少说也有个三成上下。 过往男女们的身上,也多戴首饰,鲜少有光溜溜素面朝天的。 街上频频有车轿经过,在镇上以骡子为主,这里却很有些马车。 一家三口小心过了大道,沿着各色喷涌着白色水汽的早点摊铺走了一段,选中一家粉羹rou丸汤。 “要三碗rou丸汤,”师雁行只扫了周围食客一眼,便对迎上来的小伙计麻利点单,“再要四个素包子。” 包子铺就在隔壁,几家经营的内容不同,相辅相成,经常有客人一口气点几家的,伙计们便会一并帮忙买回来,非常方便。 这种经营模式类似师雁行她们的大碗菜和刘大娘的炊饼摊,镇上少见,可大一点的县城、州府,却屡见不鲜。 “好咧!”伙计麻利地去了。 正好隔壁桌一家四口的rou丸汤也上来了,师雁行顺着一瞧,见约莫五七颗拇指肚大小的粉嫩rou圆在guntang的汤汁间起起伏伏,边上还混着些烫熟的翠绿菠菜叶,另有若干面疙瘩充数,十分好看。 这么一大碗汤,其实rou没有多少,但有面有菜,唏哩呼噜趁热吃喝入腹,成年男子也能混个半饱。 若再来几个素包子、热炊饼,一上午就扛得过去。 江茴跟着算了一笔账,“一碗rou丸汤就要五文钱,我看那rou丸也未必是纯rou,再加炊饼、胡饼、包子之类,这县城百姓光一顿早饭便要七、八个大钱了。” 说话间,饭食上桌,江茴暂时止住话头,将包子掰开两半,自己拿一半,给鱼阵一半,又让师雁行吃整个,剩下两个暂时放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