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一语道破 (第1/2页)
第四十一章一语道破江天放想了想,季辉民今天的表现还真是如白羚所说。“那你怎么看其他几个人?”江天放问道。“袁书记一直都是称呼‘您’,尚局长一直都是称呼‘你’,李局长我不知道。”白羚说完,抬手理了理流海。“你倒是一语道破天机啊。”江天放这回楞了,他还真是第一回听到用这样的评语来评价人的,这其中的感觉,细细品味的话,真是妙不可言。袁启阵即使是在气急败坏得想拍桌子的时候,还能保持言辞中的恭敬,称呼“您”,说明此人心机极深,也极为看重上下级的领导关系;而尚文,即使是在想变着法的诱使江天放投入交通建设的时候,还一直大大咧咧的称呼“你”,显然是属于那种“出头鸟”类型的角色;对李开评价是“不知道”,那至少说明此人很沉得住气,不露声色,让人有点看不透。“你很有做官的潜质。”江天放笑着说。白羚却没有搭理他,问道:“下午去哪?”“去石屏乡看看,马全说,试验结果出来了。”江天放说。白羚诧异的望了望江天放,她不知道他去石屏乡发生的事,疑惑于马全那个大老粗,能搞出什么试验?不过,白羚没有发问;江天放倒是解释了一句:“石屏乡搞了个砖厂的技改。”车子被易泰借走了;两人只好去客运站坐车。青山县的客运站,和所有的县城里的客运站差不多,抬眼望去,第一感觉就是“脏乱差”。江天放也不急着赶时间,说了句:“先走一走,看看。”客运站只有一个破烂的门,车辆进出,都是经过这个门;门里是个大坪,停摆着三五辆大巴车,还有几辆中巴,在坪里喊客。“现在坐车,比早几年要好多了;再也用不着去抢座位了啊。”江天放和白羚闲聊。“是啊,以前,我最怕做坐长途车了,挤不上去。”白羚说。八十年代中后期之前,客运交通都是由国营的客运站承担全部的客运工作,那时候,别说是县里往乡镇,就是市州往县城,一天也就那么几个班次的客车;年纪稍长的朋友,可能还有那个年代的印象;一堆人挤在卖票窗口蜂拥抢票,然后等在检票栏那边,只等着检票员一声令下,“开闸”放人,所有的人都“百米冲刺”,跑向客车;幸运的,还能抢到个座位。“不跑?”,就算是你买的票有座次,可那也得要你能上车啊,就算好歹你挤上了车,那“罐头鱼”似的拥挤空间,你还想挪到你车票的座位那去?就算你挤到了本该属于你的座位那,等你很是文明的说一句:“同志,这个座位好像是我的。”那你等到的,将是全车人看外星人一样的眼光,“按票就坐”,在那个年代,属于“傻*”。今天我们想来,也许会觉得好笑,不就十几里的路程嘛,挤一挤,站一站,也就过去了,何必那样去疯抢;再说了,按现在**们的想法,越挤越好,说不定就来个“公车”艳遇啥的。。。。(汗)可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物资与资源的极度匮乏,导致了老百姓在面对任何公共群体事情的时候,都会不经思考的蜂拥而上,先抢到手再说;因为你不去抢,就轮不到你。想着过去的情形,江天放笑了,说道:“这个抢座位,耽误了我们国家发展,很多年呢。”白羚觉得江天放这个说法,有些过了;瞟了他一眼,那意思是,你“言过其实”了哦。江天放却一边走,一边讲了一段白羚经历过,但没有思考过的往事。八十年代,老百姓什么都在抢。坐车坐船抢座位;买rou买米抢副食;工厂招工抢“指标”;参军入伍都得抢排队。。。排队靠后了,说不定轮到你的时候,就是一句“名额报满了。。。”正是这种惯性的疯抢思维,导致1988年,邓公主导的“价格闯关”,以惨败告终。当时,随着经济发展,以前的“计划经济”定价模式,逐渐演变成“价格双轨制”;就是国家对出厂商品进行定价,但市场按市场定价进行流通。因为物资匮乏,供求关系完全不平衡,“计划定价”与实际“市场价”,存在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这一方面导致了腐败的“官倒”出现,同时,也导致了物价的节节攀高。1988年,邓公委托沪海政府,对两百多种小商品,进行“价格改革”试点;将计划定价逐步向市场价靠拢,提高了大约25;这个在现在看来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我们国家,整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陷入了停顿甚至倒退,其影响之深远,延续了数年,史称“价格闯关”。当时,沪海政府刚刚宣布实行这个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