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_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09节 (第1/3页)

    总之,在他执掌大权,成为朝堂上真正的君主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今这一届殿试,便是他‘期盼’中的头一期。

    所以,他出了一道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次殿试的考题,年轻人们,你们答得怎么样呢?

    他看卷子看得很快,废话,开篇歌功颂德的直接端走不要,这人还很随意,不满意也不会悄悄走开,而是在一旁发出一点小小的声音。

    当然,一开始只是小小的声音,后来么,这声音就很明显了。

    因为成宇帝的眉头皱了,他不是按照排名顺序走的吗?是啊!这桌子就这么排的,这是什么?除了第二名和第六名写的还是东西,其他的人是什么?

    他立刻抬头看向姜侍郎,一脸质疑,朕的姜侍郎,你怎的这么不行啊……让老蒋把绣花枕头安在这么前面!

    要他说,院试、乡试,已经够考验举子的文采了,会试殿试是为了选官,要选出能当官的人!他边走边叹气,选官之路,科举改制之途,任重而——

    嗯?

    成宇帝忽然停了下来,他定睛看了一眼这人的策论,再看了一眼他的名次,年龄。

    第十一名,二十岁。年方二十,如此老道?对于世情竟如此体察入微?他看着看着,竟有些不自觉在脑海里推行此策。

    ……

    陈延感觉到了有人在注视自己。

    当然,这并非因为他背上或者手臂上长了一只眼睛,而是因为有人在轻轻踢他的腿。

    一开始,陈延以为是圣上不小心碰到了自己,但很快,连续的,有节奏的踢腿时刻出现了……他终于直观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叶问也说过‘圣上不拘小节’了。

    脑海中构筑的威严的形象忽然消失了呢,陈延心下笑笑,没有因为圣上的到来而紧张,依旧按照自己既定的大纲写了打下去。

    太阳逐渐升高,不过这回儿是春日,有太阳也不热,照在身上反而暖暖的,成宇帝走了小半圈了,后面的人他不想走了,还有一点,他饿了。

    反正古训没有说哪个皇帝会在殿试待到天黑,所以他美美用膳去了,交代老蒋大人和小姜大人要好好看着场上的贡士们答卷~

    皇帝一走,场上的气氛松弛了些,但也无人讲话,有忍不住的人去上了个厕所后回来如丧考妣,陈延只觉得腿有些痛,以后要是有相熟的人殿试,他一定提醒别人屁股底下要缝个棉花垫子。

    ……

    答卷逐渐进入尾声,陈延再点题,提了一句,为何老臣会要求圣上上告泰山,作罪己诏。

    其实老臣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因‘君权神授’(不能写的部分又出现了),改!因陛下是四海之主,淮浙受灾,百姓流离,自古灾民生动乱,君不见多少起义都是从农民武装开始的?

    灾民心无所向,又不知向何而求援,走过了许多村镇的陈延对这个朝代许多不识字的百姓有很多的怜悯……

    他们是真正的‘愚民’,不像甘田村地处江南,说是小穷村,那条件也比西北荒凉之地好多了,当年的西北无人烟可不是说着玩的。

    那里虽是我朝之土,是陛下治下之民,但皇帝二字对他们来说,跟太上老君也差不了多少,都是神,而且因为终日只侍弄田地,被生活压着,没有时间思考,只能看见眼前的温饱与安危,他们的思想其实很窄。

    很多小说里的智慧老农只会出现在富裕的地方,或是曾经富裕然后贫穷的地方,自始至终贫困且没有开化的地方……嗯。

    于泰山上罪己诏,其实就是给灾民们一个信号,一盏明灯,代表君主并没有放弃他们。

    当然,陈延在此也言,传递君上心中有民,也有更多方法,比如前头举办一次盛大的灾前捐赠么……让大家一起捐钱捐物送到灾区,请一些人(书吏)传唱一下陛下一心为民,效果可能会更好。

    毕竟,泰山的天不会理你,但金银财宝,却可以换成粮食布帛,果腹充饥。

    写完了。

    这策论无须检查,因为错了也不能改,陈延小幅度的移动了一下自己的腿,松了口气,终于,等待中,傍晚来临,敲锣,陈延即刻起身,稍晃了一下,不过也不显眼,因为大家都在晃。

    年龄大的甚至在打摆子,得扶着桌子才不至于出丑。

    相比于风风光光的进来,贡士们出门便比较低调了,步行离开皇城,至城门外,有亲眷等候,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