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官场_第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1/4页)

    而亿科地产方面注资出了问题,也连带着在砚海县起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催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来砚海县跟苗族村的村民已经谈判好了,协议也签了,迁移安置房也盖了,还把一大笔款项划做了迁移的专项基金,但现在亿科地产方面的二十亿注资已经不能依赖了,对于苗族村村民不迁违约是小事,但山南省前期对这个计划从上到下全力配合,而且做了这么大的宣传动作,还把它赞扬成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山南省“深挖内涵,打造特色生产力”的典范,现在如果半途而废,已经投进去的钱跟人力也就打了水漂,就反倒是成了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省里市里领导们的脸上都很不好看,虽然这次是亿科地产方面的资金流问题,但媒体不会看这些,中央领导不会看这些,谁让你的融资渠道这么狭窄?谁让你这么放心地依赖一家内部管理如此脆弱的家族式公司?

而要开始迁移工作的话,继续开发的话,又不知道要上哪里去找个冤大头来接亿科地产留下来的这个烂摊子,后续计划不知要到哪年哪月才能展开,而至于让武山市或者山南省方面政府牵头来进行这次投资,那是绝对免谈的,别看省里的领导一贯以来对这个计划表现得很看好的样子,但事实上谁都知道,这是个长期投资,高投入低收益,资金回报率低而且连政绩工程也算不上的项目,哪一级的领导有这个气魄自己伸长了脖子往这个圈里套?对于这个问题,王长盛倒是提出了一个还比较有可行性的提议,就是在他看来,原本亿科地产对于整条旅游线路的投资铺得太开了,在现在资金很难到位的情况下,不如把计划收缩一下,只搞以苗族村及古茶树林为中心的一些周边景点开发,就可以用少一点的投资,来收拾这个残局。刘辰龙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就让王长盛把处理善后的这摊子事管了起来。关于这个建议,省里市里也正在考虑。但这个建议也有一个很为难的地方,因为跟亿科地产已经签下了协议,如果现在抛开亿科地产来自己搞开发,就变成砚海县方面违约了,而现在亿科地产没有一个可以当家的人,可以谈判商量,是以这个大张旗鼓地开始了的工程,让砚海县乃至整个山南省的领导都很头痛。

而另一面,在苗族村的年轻一辈的苗民,被那些下乡动员迁移的干部们在谈判时说动了心,现在反过来隔三岔五到镇里、县里来问什么时候能搬到县郊的房子里住?什么时候能到县里上班?毕竟当时为了动员他们迁移,那些乡镇干部们嘴上没把门,把他们的前景吹得太美妙了,人心一野了,收也收不回来。况且现在也快到新的收茶季节了,去还是留对于他们安排下一季的农业生产问题关系巨大,但县里却又一时给不出一个明白的说法,最后还是刘辰龙拍板决定了,让苗民们在按原有的习惯采收一季,不过这终究也不是长久办法。

而砚海县这个以茶叶为主要收入的老牌贫困县,在这个春茶已过、秋茶未收的清黄不接的时节,各个乡镇纷纷发不出足额工资的毛病又开始犯了,于是各路诸候们开始一直看着那笔专项迁移款眼馋,纷纷建议既然一时半分苗族村的村民们是迁移不了,那不如就先把这笔钱给大伙发了,几百万呢,虽然止不了饥也权当解解渴,王长盛都骂了他们几次娘了,他们也还是涎着脸见一次说一次,这点也让刘辰龙很为难。

还有就是当时的迁移安置房可以算半是赊来的,至今县上还欠着人家施工方的一大笔钱。本来已经谈好了,亿科地产的第一笔款项过来,就马上拨付给施工方,但现在明摆着亿科地产是不是会按协议继续注资已经很成为问题了,于是施工方的老板也急了,三天两头往县政府跑,刚开始时总算客客气气,但半个月过去了,看县里一点动静没有,也就急了,跟刘辰龙开始普及起了国家政策,说自己手下一大帮人都等着这笔钱吃饭呢,总理有明确指示,不准拖欠民工工资,弄得刘辰龙跟王长盛很是狼狈。

侥是刘辰龙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