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8 (第1/2页)
心不足蛇吞象是真理。之前都是考大学,也不知什么时候起,变成了考个好大学。“爸爸,”许清嘉犹豫了下,问道:“这么多事,你打算请多少人?”许向华便给他们算了起来:“养殖这块还是跟以前一样,跟你三伯还有再春叔家一块儿做。”当年多亏了两家人,养殖场才能做起来。不能进入正规了,他自己有了时间打理,就把人一脚踹开,太寒人心。况且他自己不可能一直在村里看着,等形势好了,他肯定会离开。那么这个大摊子就需要可靠的人看着。许向党和许再春挺合适,一个是亲哥哥,另一个是一起长大的哥们,都是踏实厚道人。把利益绑在一块,才能让他们全心全意的帮他。“不过规模扩大后,他们两家人肯定忙不过来。再加上果林,农作物和作坊那边。怎么着也得再请个十个人。怎么了?”许向华发现许清嘉眉头拧了起来。“雇人太多的话,会不会有人说咱们在剥削,是资本家。”许清嘉挠了挠脑袋,彷佛在努力回想着什么:“我之前听我们政治老师和语文老师闲聊过,说是有个说法,大概意思就是,请八个帮手以下,算个体户。请八个人以上,就产生了剩余价值,就算剥削,就是资本家。他们说八个人以下叫做请帮手,八个人以上就叫雇工,是资本主义。”政治语文老师当然是编的,但是那话不是她编的。是她一个爱扯题外话的选修课教授课堂上讲的。他还戏称七上八下政策,过了八就得下来。开放初期,雇工这块是空白。因为都是小本生意,一家人就忙得过来,不需要请帮手,就算请,一两个也就够了,顶多三五个,掀不起浪花。过两年,一部分人规模扩大,雇的人也越来越多,然后就捅了一些人的肺管子。八十年代初为了雇工人数的问题,一群经济学家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搬出了,七个工人还是八个工人一度成为个体户和私营业主的唯一标准。后来打破雇工上限的个体户越来越多,可争议一直没断过,直到八十年代后半段才消失。枪打出头鸟,这会儿可是七十年代末。钱少挣点没关系,人最重要。许清嘉仰头看着敛起笑容的许向华。许向华拧了拧眉头,揉揉许清嘉的脑袋,看一眼江一白:“晚上打个电话给你们江叔问问看。”生产队刚刚装了电话,凡是被选作试点的公社,每个生产队都装了电话,以便上头及时了解情况。☆、第72章第七十二章接到许向华电话的江平业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老许这家伙,实在够能折腾的。他以为许向华回去承包荒山搞种植做养殖,请自家人帮个忙再请两三个帮手也就差不多了,哪想这家伙还要开作坊做熏rou做香肠。“老许啊,你这步子,别迈的太快。”江平业语气认真,走到政策前头,也许是打破壁垒的勇士,也有可能成为烈士。许向华有家有室又不缺钱,江平业觉得他还是稳妥些好,没必要在这方面急功冒进。江平业想了想,肯定了许清嘉关于雇工最好不要超过八个人的说法。中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