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章 坏事也能变好事(一) (第1/2页)
“刘哥。”吴越叫了一声。这是吴越说话的技巧,给刘林可进可退的余地,如果刘林不愿提电话里的事,大可回一句,小吴,我还有事,下次再见。要是吴越问,刘哥啥事?刘林说没事那是睁眼说瞎话,照实说吧,万一不便开口呢,那多尴尬?刘林把手机往办公桌上一放,“嗯……”叹了口长气,“你嫂子给人家三句话一激,在招待所承包协议上签字了。”监狱最近在搞什么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改革,吴越也隐约听到点风声,不过,改革涉及的只是监狱职工这一特定的群体,和他八竿子也打不着,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说起监狱职工其实也蛮可怜的,最早的一批是五六十年代留场的犯人,所谓留场就是犯人刑满后不返回原户籍所在地仍留在劳改农场。这是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当时认为有些刑种的服刑人员不适合回归社会,必须集中监视劳动,当然也极少数人是地方政府不愿意接收被迫留场的。第一批监狱职工是按中队编制,由干警管理的,这些人在干警的眼里,基本等同犯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监狱职工的构成越来越复杂,他们中有一大部分是第一批老职工的子女,还有一些是八十年代从社会上招收的,转正、顶替、以工代干取消了以后,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的干警子女也加入了这个群体。尽管时代发展了,可是监狱干警看待监狱职工的眼光却从未有过改变。在监狱,你能见到年轻干警对着年纪比他大多了的职工呼来唤去随意支配,就像使唤仆人一样。你也能听到父母教训小孩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念书,长大当工人去!这些曾让初来乍到的吴越很不适应,只是时间一长,连他也有些熟视无睹了。冯薇嫂子不是在后勤科干的好好的吗,再说她一个一级警司和职工改革有什么关系?吴越有些不明白,问:“刘哥,到底咋回事?就没有挽回余地了?”“字都签了,木已成舟还挽回什么?”刘林懊恼的拍拍脑袋,又苦笑笑,“幸亏只签了三年,也幸亏小吴你给刘哥找了个赚钱的门路。要不然,我就要捧一只破碗,满监狱要饭去了。”“没这么夸张吧?”“夸张?小吴,招待所你也住过,是吧,那个地方一年到头有鬼个客人啊。每年监狱要倒贴十几万才能补上窟窿,你算算啊,修缮费要吧,十几个职工工资要发吧。”刘林又叹了一口气,“人家避都来不及,你嫂子倒好,大笔一挥,签字!自负盈亏不算,还每年上缴监狱十万块,这一出一进,就是二十几万,你说要不是明越饭店那儿我有额外收入,不讨饭怎么活?”“刘哥,招待所承包难道是硬性指派?”“哪有这种事?本来没人承包就让它瘫掉算了。你不知道,招待所一直是后勤的三产,名义上的管理人是你嫂子,她跟招待所一批工人处的时间长了,倒处出感情来了。后勤科的意见是没人承包,职工就下岗分流嘛,你嫂子心肠好,脾气却暴,顶着不同意,这不,给人家几句话就上套了,字一签完才想起来后悔。”刘林说着,想站起来,“不行,我得回去和老华商量商量,这不是故意整人么。”“刘哥,你想得也太远了。”整人?明明是冯薇嫂子自个不注意。吴越不以为然。“小吴,你别不信,我给你说道说道。”刘林调整了一下坐姿,“你嫂子这件事百分百是后勤科科长许亦国借机整我,想看我的笑话。他是孙浩然线上的人,一直和我不对付,说白了,他盯上我的椅子了。”“哦。”“还有更深的一层,小吴你可能没想到。孙浩然这次搞改革,为什么选老华刚提拔不久这个敏感时期?我提示一点,老华可是分管劳资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