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 (第1/2页)
人员的名字,结尾曲婉转悠扬。光幕作为幽暗的背景,忽明忽灭。姜锦年趴在座位里,下巴搁在柔软的抱枕上,眼角微挑,真像一只小狐狸。傅承林勾起她的头发,当她凑近他,他低声道:“我是你丈夫,当然会说实话。”姜锦年眼中闪着光,感慨道:“你真好。”话音未落,她推一下他的手腕,得寸进尺:“明天你们那个量化金融峰会,我去不了。你帮我观察一下,有没有特别重要的内容,回来再转述给我。”傅承林立刻答应了她。次日一早,两人同时出发。但他们不能乘坐同一班飞机。姜锦年要等待公司的同事,而傅承林自然有他的交际圈。傅承林在贵宾室里和几个人谈笑风生,其中一位一身行头的年轻小伙子还管他叫哥。那人注意到姜锦年,问一句:“哥,这是我嫂子?”傅承林道:“是你嫂子。我和她认识九年,今年初,刚领的结婚证。”年轻小伙就笑:“飞机上,我要跟她聊天。”恰在此时,姜锦年接了一个电话。她和傅承林挥手告别,拎起背包,去了另一侧的候机厅,两位同事正在等她。几人商量一番,决定今天下了飞机,马不停蹄,立刻赶往调研场所。*天公不作美,飞机延误半小时降落。室外正在下雨,乌云翻滚着笼罩大地。濛濛细雨如烟如雾地挥洒,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意蕴。从机场出来以后,姜锦年的外衣和裙子都淋湿了。这种天气,她打伞相当于没打,那雨丝携着柔风,细细绵绵,能从伞沿之下穿过。余乐乐问她:“我们直接去公司做调研吗?”姜锦年道:“对的。”她顺口问一句:“你是哪里人?”余乐乐扶紧了行李箱:“我讲话有口音吗?我跟你学普通话。”姜锦年笑着摇头:“没有,只是很软。”余乐乐道:“我是江苏南京人。”她还说:“你也软。”“南京?”姜锦年避开另一位男同事的所在位置,拉高了行李箱的提竿,隐晦地说,“我知道一家公司,很感兴趣,但是我没空去南京实地考察。”余乐乐立马提议:“我找人帮你问问。”姜锦年心中充满了顾忌。她不能留下把柄。哪怕她出发点是好的,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难免有些衍生意义。她干脆作罢了,推脱道:“我下周找陈总,安排出差机会。”她牵挂着南京的那家金属钴工厂,这两天一边调研互联网行业,一边忙着做工厂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她白天奔波,晚上熬夜,还要和同事们沟通,别说去找傅承林,跟他视频聊天都得抽空。但是,姜锦年给券商的工作电话倒是打得勤。她的开场白一般都是:“你好,我是泉安基金的经理。”对方基本上都会卖她面子——部分基金公司会拖欠券商的管理费,泉安基金从来没有过这种行为。几个电话打完,姜锦年的工作有了进展,心道:等她回家,要把经验分享给傅承林。傅承林在深圳待了两天。第一日,他出席第一场金融峰会,只听人讲话,自己没参与。第二日,他代表本公司,在会上发表演讲。提问环节,仍有嘉宾怀疑量化方针在A股市场的可行性究竟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