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穿书] 第6节 (第1/3页)
万父也道:“以后结了婚,就不要再牵挂家里了,家里万事有我,有你弟弟,你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给人家留下话柄。” 双方商议好了定亲的日子,很快就开始走一切流程。阮家是打定了主意,今年要将新媳妇娶回家过年的。 两家定亲的前一晚,阮清给了阮文强一百块钱,“钱不多,但多少都能帮衬家里一些,也算是我的心意。” 阮文强不肯要,自打闺女回来,根本没吃喝过家里一分钱,反倒是一直拿着自己的私房在补贴家里。 柳玉梅也道:“你带着牙牙,花钱的地方多,以后家里多了人口,我和你爸不好太过偏心,这钱你自己个儿留着,也算是你的底气。” 阮清道:“我自己留够了的,再说,我和牙牙每月都有定量供应,没啥大的开销。你们快收起来吧,别让我哥知道了。” 老两口这才将钱收了起来。 农村人红白事都好喝两口,尤其是大喜的日子,于是男女定亲也叫“喝酒”。男方提着彩礼登女方的门,两家“喝了酒”,这媳妇就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这时,男方就要趁势求娶,商定结婚的日子,但一般女方为了表示矜持,多会推拒一两回。 但万家和阮家的情况又和别家不太一样,双方孩子年纪都大了,家长们巴不得赶紧成事,于是酒过三巡,在阮清提出,希望将结婚的日子定在腊月的时候,万海勤只考虑了一瞬就点了头。 阮家众人一回去就开始准备起来,找木匠打家具,到镇上买粮买油,马不停蹄的忙了两个月,总算在正日子到来前将一切都置办妥当了。 第7章 我姐跟人跑了 到了正日子,阮家请了大伯娘、二伯娘,并几个平时交好的邻居来帮厨。村里家家都来了人坐席,带的礼也十分的接地气,这家一个萝卜,那家一个鸡蛋,再讲究一些的就扯一尺料子。 宴席吃的是流水席,就摆在阮家的院子里。 阮八宝今日打扮的格外精神,穿的是新做的灰色棉布衣裤,头发也让阮清给理成了小平头。万桃花则是大红色的外套,枣红色的条绒裤子,脚上是她妈做的黑色条绒布鞋。 小两口喜气洋洋,挨桌儿的给坐席的长辈们鞠躬。 柳玉梅看着看着,就抹起了眼泪。 大伯娘一瞧,赶紧道:“三弟妹,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快别哭了。” 柳玉梅感慨道:“八宝生出来那年,赶上□□,差点就活不成了。没想到转眼就到娶媳妇的年纪了,我这心里......” “是啊,娃都是见苗就长,快的很。”二伯娘深有同感,“我家那小子窜得比我还高,就是淘气的很。” 阮清安慰的拍了拍柳玉梅的手背。儿子牙牙看见宴席上爱热闹的叔伯们捉弄着鞠躬的小两口,惹得其他人哈哈大笑,自己也跟着捂嘴笑了起来。 阮清看着,突发奇想道,二十年后自己看着牙牙结婚时,该是个什么样子,会不会也像柳玉梅这样,患得患失,担心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正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打破了阮家院子里的热闹—— “爸!爸!我妈叫你赶紧回去,我姐跟人跑了......” “啥?你说啥?”一个男人“呼”的一下从宴席上站起来,一把揪住跑近了的男孩儿,“你说的啥话?” “我姐跟人跑了!我妈喊你赶紧回去!” 传话的男孩儿叫王学民,是王菊香的弟弟,也就七八岁,根本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两嗓子吼的全村尽知。 阮清跟着站起来,看王学民拉着他爸匆匆回去了,忙叫了小弟九宝过来,“你去打听打听,到底咋回事?” 王学民只有一个jiejie,就是王菊香。阮清本来也邀请了她来家里坐席的,王菊香也答应了,可今天一早却并没有见到人影。 群居的农村根本没有秘密。王家的事,九宝还没有打听回来,回去睡了一觉的大伯娘下午就到家里科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