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_分卷阅读14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5 (第1/2页)

    洲府一呆就是三个月,其间,皇帝诏书下了多次,谢锜头一梗,态度坚决,理由充分,说每日里被咳疾所折磨,北方极寒天气不适合病体,南方的冬天马马虎虎可以过冬,只是南方的草药经冬不雕,把那消炎的、镇痛的、化肿的的药统统用上,怕是还有花上两个月的时候。

时间大约在春三月,芍药快开的时候,就可以复命回京,为皇上效劳。

皇帝明明有气,却不能发作。

毕竟大将军功名赫赫,身上刀伤数处,有刀尖直刺薄弱的肺部,旧疾拖延至今,冬季咳嗽,异常痛苦,在南方治病养伤也是不错的。

皇宫里的御医也说,北方极寒,不利养病。

谢锜唯一不放心的是最小的儿子谢颐。

这个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不一般的读书天分。

过目成诵,博览群书,但缺点也很多,出生于官家,却与世无争,宅心仁厚。

在谢颐十八岁上,由谢实甫与太傅钟真做主,钟太傅之女钟融儿嫁与谢公子为妻。

小夫妻俩恩恩爱爱,琴瑟和鸣。

可是,在第二年的冬天,钟融儿竟染上了伤寒。

未能到达天气转暖,竟一命呜呼。

这个打击,让谢颐无法接受,又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他干脆时常隐迹于山水之西,游心太古,寄意先贤,无浮名累身,无案牍劳形。

习字,抚琴,弄箫,品茶,参禅,沉醉于传统文化,自得于翰墨人生,在他的书斋,挂一对联“养拙江湖外,藏名诗书间”。

渐渐地伤逝情怀明亮起来,但也不见得有重振的机会。

念父亲久在遥远的南方,他干脆征得祖父的意见,长途跋涉去见为父,也好散散心。

一路上,自然少不了有人前呼后拥地护送。

过了黄河,草色、树色渐渐泛青,身上厚厚的棉服也可以稍稍减些,又见河水化解,深深有声的流动,心情好了许多。

冬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出暖意,这一切自然是极好的。也亏得自己迈出了书房,抛却了旧事。

到了一处河流与长江交汇的地方,见两条河的岸边栽满了繁缛的桃树,起风的时候有接连不断的桃叶轻浮水面,被风吹得四处飘零,撑船的艄公望那满河浮泛的桃叶,笑谓之桃叶浦。

这是一处古老的河,河岸青青。

船从一个古老的渡口出发,一路上阳光灿烂,艳阳让人心里的喜悦起来。

河舫竞立,灯船萧鼓,夜晚也不寂寞,歌声从船上飘出来,婉婉约约,轻轻袅袅,丽音艳词,仿若天外。

过了长江,又是舟车劳顿,但气温更高了,到了江洲一带,只需穿夹衣。

到了江洲,自然有人去通报官府,谢大将军家的少爷来了,也派了轿子去接,偏偏在十里长亭处,只有风声欢快地吹,路上一片春光,不见谢家少爷。

原来,在十里长亭附近,有一山,蜿蜒到亭子,山上树木葱茏,谢家少爷突然听到了童年时听过的杜鹃啼叫,他有些不相信,也有些恻隐。

杜鹃啼血,总归是有些冤情在,那只早早就开叫的鸟,难道真有什么冤情,且经年得不到洗雪。

不过,很快,山上的美景吸引了他。

拾级而上,便看到一佛殿,名为普济殿,在殿的右侧,有一木结构两层红楼,此时盛开的茶花铺满了红楼前面的院子,这还不算,不圈出了两个大大的圆圈,圆圈里各有一丛芍药,大如碗口的紫色芍药花,分外夺目。

红楼是为第一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