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黎明前夕 (第1/3页)
黎明前夕
三天后,水苓送他登上离开的船,那颗珍珠项链重新回到了她的颈上。 纽约这时候天气渐寒,水苓在一片萧索的秋风中看着船渐行渐远。 那天回去之后,她把家里的烟都找了出来,扔进了垃圾桶。 阿岚看见后以为她心情不好,劝道:“小姐,听说最近有新的时尚展,您要去看看吗?” 水苓摇头:“不去。我没什么事,不用担心……还有,以后不用买烟了。” 小蕊刚收拾完屋子走过来,也看见垃圾桶里的烟盒,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您要戒烟了吗?” “嗯,戒了吧,对身体不好。” 他不抽了,她一个人抽也没什么意思。 徐谨礼回去的那一年是1943年,一年还差一个月就要到头,纽约还是如以往般热闹。不久前美国和英国在针对柏林的轰炸作战中获得成功,大家对战局都很有信心。 十二月初水苓拿到最新的报纸,标题上写着“中美英领导人举行开罗会议”,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签署《开罗宣言》,对日作战计划获得空前一致。 她特地把那一块新闻剪了下来,和其他相关的新闻贴在一个本子上,在下面写道:“他回去后的第一个好消息。” 1944年的美国很平静,但远在太平洋的美军的生活并不平静。2月的报纸上写着美军的“冰雹行动”,对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军事基地进行轰炸,歼灭的60多艘舰艇和275架飞机。 6月的诺曼底登陆让二战中的反法西斯阵营迎来了重大的战略转折。同月,驻扎在缅甸的日军被中国军队攻克,被困英军获得营救,缅北危机解除。 八月,第一声解放的礼花炮响来自巴黎,而后不久,二战把重心转向太平洋。 水苓看着好消息一个个接踵而来,难得有心情在美国度过第一个圣诞节,她在槲寄生下许愿,所求和以往在观音像前说的没什么不同。 1945年,美国登陆日本冲绳,次日展开轰炸,水苓听着广播在房间里激动地来回踱步,她看着那本剪报的本子,还剩几页白纸:快了,日本就快不行了…… 令所有人感到突然的是,4月中旬,美国总统罗斯福意外去世。 水苓也没想到昨天还在发表讲话的罗斯福突然就这么去世,一片仓促中,杜鲁门紧接着上台,水苓对这位总统暂时还没什么印象,只希望他能延续罗斯福的战略方针,让胜利早日到来。 终于,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水苓当时正和女佣们待在一起打毛衣,听见转播的投降的消息,三个人抱成一团,边哭边笑,中文和英语一时间都说得有些紊乱,反复说着:“我们赢了!赢了!” 毛衣还没打完也不管了,水苓笑说:“今天收东西吧,尽快去订票,我们回马来亚!” 她等不了徐谨礼来接她了,太迟了,等他还不知道要多久,她要自己回去。 女佣拿钱去订票,水苓去了趟银行把汇款的事办完,当晚躺在床上兴奋地没睡着,第二天三个人起来都是一副困倦的样子,互相搀着发笑。 临行前,水苓买了很多东西去看望杰登夫妇,感谢他们在这段时间的帮助,与他们告别,随后就登上了回去马来亚的大船。 这回心情不一样了,一路上虽然还晕船难受,但虚弱着嗳气的时候都是笑着的。 出发前她给徐谨礼寄了一封信,算算等她们到马六甲的时候,他应该就能收到了,不知道他会不会来港口接她。 在海上漂了十多天,终于在新加坡转点后到了马六甲,水苓在船靠停了之后朝岸上一望,人和人挤得简直不像样:“天姥姥啊,好多人啊,这哪看得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