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爱神遗产 (第1/4页)
11·爱神遗产
她的脚步径直而来。 “普利希女士。”天鹅同她握手,笑容明朗,光彩夺目。 “在看什么?”白马兰目光坦然,瞥向长廊中的陈列品。世纪之交的电影海报、商品广告和老照片在墙壁上星罗棋布,无一不向人宣告S&S影业自建立至今的辉煌。“这是《探花郎》的剧照,第一部拿到国际电影节提名的中土电影。”白马兰顺着天鹅的目光锁定了一张旧照,她指向演员们众星捧月簇拥着的男影星,道“这是曼君,他饰演男主角。” 天鹅当然知道这是曼君,他是中土文化区首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影星,天鹅在网上搜索过他生前的访谈视频,记忆犹新。 拍摄访谈时曼君三十岁。他说他的mama很爱他,特别爱他。他五岁那年,mama为了准备任职资格考试,一狠心将他送到乡下,暂住在奶奶家里。尽管爸爸总是两头跑,把他的情况讲给mama听,但mama还是想他想得边复习边掉眼泪。后来mama通过考试,获得晋升,工会组织下午两点去工人影院看电影,mama一大早就起床,坐了三个小时的长途大巴,什么行李都没拿,将他从奶奶家里接出来。 那是他第一次看电影,一瞬间就被这种新兴的艺术门类所吸引,他立志要成为电影明星。就是这个扎根于他和mama共有的美好回忆中的梦想,这个他在二十五年前做出的决定,深深地伤害了mama的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有人都知道,只有曼君不知道。 自十九岁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远渡重洋,曼君一辈子都没能再回到中土。他寄给mama的书信和明信片始终没有得到回复,他以为mama对他失望,他以为mama还在为了那次争吵而生气,不肯原谅他。可实际上,由于文化区之间的歧见与矛盾,办事厅发布地方规范性文件,‘凡以下文化区来信,属于官方的予以退回,属于个人或民间机构的,可按下不理’,高山半岛文化区也被包括在内。 曼君寄给mama的私人信件不被允许投递,也没有退回原址。他离世的那年,禁令已然失效,邮电部一位好心的工作人员在定期检查时发现了那摞书信,将它们销盖机戳,重新邮寄。他的mama最终决定将这些信件捐给正在举办‘曼君生平回顾影展’的电影博物馆,并同意参与纪录片拍摄。 她说她从来没有生曼君的气,只是后悔和忧心。早几年她有些责备那孩子不联系她,后来看见影院张贴《探花郎》的海报,所有认识的人都知道她的男孩子去拍电影了,她感到很骄傲,两毛一张的电影票她前前后后买过七十张。她以为那孩子只是太忙,而且高山半岛太远,厂区的传呼电话收不到信号。是忽然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她看见影院的工作人员撕掉了那张海报,她大声阻止,无济于事,心碎的预感填满胸臆并最终得到应验。她后来得知那孩子爱上一个大他二十八岁的政治掮客,他投入了全部的纯真和热情,得到的却不是回报,而是嘲笑、侮辱与恐吓。 “您是高山半岛人,或许并不全然了解,但他是中土最具影响力的男影星。抛开那些与艺术无关的因素,他尽到了自己传播民族文化的职分,他为后辈的华人演员拓宽道路。”天鹅望着照片中身着袍服的男人,他因身陷桃色绯闻而隐退,不幸罹患抑郁,三年后去世,遗影永远定格在参演《探花郎》的那年。 “他总乐于去做外界不让他做的事,他说男子自有一片天地,也可以真正地创造些什么。但若让我说,他所创造之物,不一定就比他本身来得更贵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为而失去生命,埋葬在这异国她乡,在我看来,是不值得。” “充满诱惑性的恰恰是禁忌存在的本身,它让人误以为那扇门的背后隐藏着自己作为存在本体的真相,它让人误以为只要开启那扇门,就能把握住自身永恒的欲望。可事实通常不是这样。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总要从行到知再归于行,走这么一遭。是值得,还是不值得,他自己未尝不知道,但他做出了选择,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天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白马兰的论调并不十分认可。不过这无非是场友好的讨论,天鹅转过身,面向白马兰,声音明快柔和,道“听上去您很为他惋惜。” “当然。”白马兰取出前襟的手帕,上前擦去相框边沿的灰尘,“他是我的父亲,我爱他。我不希望总看见他痛苦,我希望他快乐。” 就像迈凯纳斯与老教父拥有一样的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