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258节 (第3/4页)
br> 顿了一下,又道:“遇到也不要怕,不要惊了它,一般都会自己游走的。”后面一句,像是对沈爱立说的。 因为姜蓉蓉在这山村里住了十几年,基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她还是知道的。 姜蓉蓉接过来,递了一个给爱立,又看了一眼前面的堂妹,有心想为堂妹和爱立之间门缓和两句,又觉得这样做,似乎不合适。 毕竟当初两家闹得确实很不愉快,不说爱立心里还有没有芥蒂,就是瑶瑶这边,都不知道还记不记恨沈姨举报二叔的事。 觉得这事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也就按下没提。 爱立道了一声谢,将香包别在了自己的帆布包上。 临出门的时候,姜奶奶跑过来叮嘱姜瑶道:“就去村里人常去的那个山头,别往草密的地方去,早点回来。” “好的,奶奶!” 等出了家门,爱立见地里头没什么人,有些奇怪道:“今天不割稻子吗?” 姜瑶答道:“今天不割,没有稻场晒谷子,等把前几天的晒干收起来了,再割剩下的,剩的也不多了,大概割个两三天就差不多。” 姜蓉蓉也问道:“那你今天要不要去晒谷子?” 姜瑶答道:“不用,这活用不上许多人。我下午要去种萝卜,你们要是感兴趣,可以一起过来,这活不累人。” 左学武问道:“小姜同志,你们这边十个工分多少钱?” “三四毛钱吧?要看年底村里的情况,去年是三毛五。” 左学武道:“那和我们那边差不多。”顿了一下又道:“那些知青,辛苦一年,可能还攒不下回家的路费。” 姜瑶道:“攒下来也没用,村里不一定给他们批假,每年的探亲名额,都得排的。知青点的同志们,常为这事闹矛盾,今年张仲婷回家,还是向圆圆把名额让给了她的。向圆圆家在云省,太远了。” 爱立笑道:“我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一两分熟悉,好像听谁说起过。” 姜蓉蓉道:“你们厂是大厂,工人也多,可能有名字相似的。” 爱立想想也是,张仲婷看起来比她小七八岁,两个人应该没有什么交集才对。 越往山脚下走,越发显得草色枯黄,有深秋的气息,爱立忽然有感而发道:“这边的气候好像比汉城还分明一些,是不是更偏南边的缘故。” 姜蓉蓉道:“其实我们这边离皖南比较近,我们村子穷些,房子建的都不是很好,再往前面两三个村子,就是比较整齐的青砖小瓦马头墙,你冬天过去的时候,他们那碧色的水里映着枯枝.马头墙,风一吹,画面都跟着轻轻晃荡,特别好看。我小时候,常有很多艺术家去那边采风,一坐就是一天。” 爱立光听她描述,都觉得很有画面感。 姜蓉蓉接着道:“两边的吃食也比较相近,皖南那边爱吃笋子.毛豆腐,我们这边也是。对了,等你回去的时候,带点我奶奶做的米酒,给沈姨他们尝尝。” 她说到皖南,爱立就想到了被下放到那边养猪的生父,从谢镜清给铎匀寄的信来看,这时候他应该已经到了皖南了。 不由问道:“皖南那边,农村里生活条件怎么样?” “生活应该还好,虽说山比较多,但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边人都颇有生意头脑,就是现在,也常有人来捣鼓山货,再高一两毛钱卖出去。就是逮到的话,得挂木牌游街的。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家不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