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鸾帐_十七、承错爱巽公子入魔斩旧缘齐卿娘奏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七、承错爱巽公子入魔斩旧缘齐卿娘奏本 (第2/3页)

纯情,锡林配过去,应当不会吃苦。

    后来,关内侯将自己在原郡的事情和盘托出,说想抬边茂松将军的儿子做平夫,兰芳卿娘心底也并不很介意。这只能说明她是个重情义的好孩子,为了识于微末的原夫,顶着山一般的压力。她若贪慕荣华、攀附权贵,将拙夫抛却乡野,日后锡林恐也免不了为她嫌弃。可锡林不懂得这些弯弯绕,乍一抬过去就要与人平叙兄弟之礼,共侍一妻,他自小娇养长大,又学了一身豪门公子们的习气,并不十分情愿,哭得伤心欲绝,连日郁郁寡欢。

    齐兰芳有个同族哥哥,上溯三代,是一姥所出,乃是景福殿侍郎,皇四女生父。姬巽又成了函谷郡公,父族扶摇而上,他的表姐捡了个奉国将军,人称许国姑,一跃成为富贵豪族,连骑相过,击钟鼎食。北堂岑是有情义的人,他们自然也瞧出来,把边茂松之子抬做平夫,正中他们的下怀,遂无一个人出来反对。皇四女有钱有名,独无兵权,被三姊打压已久。北堂岑若能支持皇四女,实乃家族之幸,可若她拜倒在其她皇女门下——姬巽和许老太太都是佛口蛇心的人,绝不会放北堂岑全须全尾地离开京师,她必须得为自己的抉择付出代价。身,或者心,她必须受一些伤才能晓得利害。

    可北堂这孩子萱椿其颓,不过才二十岁出头就独身来到京师,料子最好的一件朱色绣虎锦战袍上尽是母亲陈旧的血迹,身边唯有边将军之子同她患难与共,是真心向着她。深宫之内礼仪繁琐,朝堂之上盘根错节,京师官眷攀高踩低,流言蜚语不曾间断。在西北时,不知她与阔海亲王之间有过什么摩擦,亲王看她不喜,令府内傅相于校场、箭亭处处为难,称她多力寡礼,自恃功高,又无母管教,以至于强横自负,凌犯上都,故而代为约束。这么一个正直纯良的好孩子,军棍不知打了几十,旧痕未愈又添新伤,直被打得伏低称臣,俨如丧家之犬。

    齐兰芳实不忍心,她找到北堂岑,开门见山,不让她抬边茂松之子。虽边将军认她做闺女,叫她与边公子为妻夫,但当时毕竟没有脱籍入良。国有刑律,凡奴婢犯婬家长夫、儿者各斩,侍各减一等,杖八十,强者亦斩。她如今虽已是关内侯,但若有人包藏祸心,将当年之事翻出来大做文章,且不说她半生清誉毁于一旦,往后在庙堂中如何持身,边公子的母家早已没落,陛下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少不了要息事宁人。一旦降罪,没有人能保住边公子的性命。

    久在战场拼杀的女娘心神大乱。人人都讨好她,人人都算计她,人人都害她。母亲效忠一生的朝廷、舍命拱卫的京师,不过是没有血光的严酷战场。彼时齐兰芳与她把臂同行,正走到南宫玉堂殿前,遂叫她附耳上来,为她指出一条明路。

    时年二十有一的关内侯至今才想起上殿参王,太皇惊异于她的善忍,明知故问‘爱卿何念?’北堂岑撩衣便拜,道‘臣戍卫边境四年有余,今四海皆为上赤子,此臣所以振上远德、归于时民之职分也。然人皆有母,独臣无母,臣无所恃。虽报主身壮,然心似萍泊。上怀远柔逋,不以臣粗猥,请拜为母。’

    她的事情太皇多少听说了。洪姱征缴军费,行为过激,北堂殴打皇女,目无纲常。此事从西北闹到京师,还闹得不够,洪姱的心里不舒坦,不把这个孩子活活逼死,她舒坦不了。可如今这孩子已不是个杂号将军了,她是西北军中剑光耿耿的一颗将星,西北军严刑厚赏,多少青年女男是仰慕着这个孩子而投身从戎的。身为皇女,不能远瞩,三天一训斥,五天一常刑,若非她府内傅相替她捂得严实,北堂这孩子又心眼实诚得几乎有些拙笨,只怕她早已失了军心。

    民间收义女,少不了取乳名、戴金锁、送碗筷,太皇怜悯北堂岑祸衅所钟,少加孤露,遂赐金虎头长命锁,象牙筷、白玉碗。加置左右前后将军四人,侍中十人,车前辅政十四人,散骑、旅贲各五十人,乃谓之‘北堂虎’,见礼如亲王。出行仪仗合增红油绢绡金雨伞一对、红纱灯笼两对、红油纸灯笼两对、大小铜角两对。又令降作寺大匠奉旨扩建侯府,安置边将军遗孤。

    早在最开始,兰芳卿娘就很看好北堂这孩子,她晓得朝中另有几位老臣的心意也是如此,明里暗里,她们一直保着她。太皇将北堂岑收为义女,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