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勾引 (第1/2页)
林至渝初见方庭信的时候,是一个秋日的下午。不知道是因为微扬的秋色,还是他清瘦的背影,抑或是他办公室书架上成套的绛红皮书脊,熏出来的那种古朴气息,她记得那是个秋日的下午,忘不了。 她轻轻扶着门,他背着她,伏在笔记本电脑上打字,嘀嘀嗒嗒,她看不见他。她突然停下来,像戏子行将出场,预知台上厮杀热闹,便停下来,吸一口大气,再迎上去。 “我叫林至渝,是你的学生。” 他没有停下来,继续打字,边说:“哦。朱老师可没告诉我是个说普通话的。” “我在内地长大,广东话也不会说。” 林至渝原是朱老师的学生,打算跟他做一个“自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现象分析”的研究题目,朱老师发现得了肺病,要告一学年的假,便郑而重之将林至渝介绍给方庭信:方庭信是香港传媒学术圈的活跃分子,左/翼理论与实践很有一点基础。朱老师拍拍至渝,告诉她还得替方庭信做一个专论课程的助教。林至渝一蹙眉,心里不畅快,脸上还得向朱老师对着。朱老师是内地人,他明白在那里做社科研究的局限,却把她推给一个左/翼分子……等回了大陆,也不知哪所高校期刊肯收她的文章。 “你有了大纲没有?导修课的课程表呢?” 还是没转过身,一直在打字,林至渝倚着门框,突然感到非常委屈,因此只倚着门,不言不语。 他在敲,拍拍,嘀嗒,愈打愈慢。他以为她走了吧。林至渝就这样站在一个陌生男子门口,在考虑应该说“我走了,不跟你做课题”,“对不起,添了麻烦”,还是“大纲和课程表都没有,因为本来朱老师会帮我”,但结果她什么也没有说,转身要离开。 “喂,我这里有一份书单,课程表,拿去,看完了再来找我。” 他快步追她,她看他,方庭信,三十四、五岁的年纪,清爽瘦削,作为大学教师,不戴眼镜,很难得。墨黑的眼珠低垂着,不看她,眼下吊着眼袋,很疲惫。他把一叠A4纸塞入她手中,又回到办公室,背着门,继续敲着电脑,没有关门。林至渝一看手中的书单,猝然一惊,回头找他,站在他背后说:“方老师,我没有读过马尔库塞!”他一皱眉,说:“唉,你怎么念的新闻学,不如去念家政。”林至渝一动不动望他,不言不语,只望他。方庭信见到她双目,真伶俐,一黑一白,不染红尘。方庭信心里想,“老朱立心不良。”口里说:“我教你。” 因此,林至渝的工作时间是早上九点至晚上十点。在中环金融中心上班的丈夫抱怨:“怎么你读博士,比我还要晚下班!”林至渝笑了笑,化五指为梳,梳着丈夫的头发,“没办法,碰到很严的老师。” 方庭信先从学报着手,然后要林至渝看一点入门书,再推给她大师的经典作。林至渝读得两眼昏花,咬咬唇,却从没有一句怨言,正如当年她眼看父母仳离,她自始至终没有叫喊过,劝过,说过,只是咬着唇,私自申请去外地读大学,后来又去了香港,在这边结婚成家,大陆是她遥远的故乡,回不去的离岛。 林至渝从不觉得埋怨有什么用,所以她跟方庭信很少话,只是接过书单,交他读书报告。她从没有读过左派社会学大师的著作,一个月内,她从马克思读到法兰克福学派,连方庭信也不禁刮目相看。林至渝最多话是带读导修课的时候,不过方庭信不知道。 方庭信讲课的时候,神采飞扬,林至渝就坐在课室最后一排椅子,倚着身,只看他,她想他也不知道。学期末的最后一课,他大讲自己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见到哈贝马斯本尊的经历。说得眉飞色舞。林至渝想,他再年轻点的时候,必定非常挺秀。 下课的时候,林至渝没有动,只是轻轻按着自己的心,心中有鸟,她想从此折翼。方庭信远远的见着她。在此当儿,林至渝眼前一闪,是一个同班不同导师的男同学。穿着白衬衫,同她年龄相仿,二十七八的年纪,向林至渝咧嘴笑。林至渝不禁苦笑,这人,导修课从不提前准备,上课时就倚仗着小聪明,在所有人面前侃侃而谈。 男同学说:“林小姐,多多指教,请你吃饭好不好?” 林至渝低头,想起今天忘了在左手无名指戴婚戒。不过,开学几月,她倒每日心照不宣地忘了这回事。 她说,“好。” “这位同学,林小姐有事与我倾谈,你下次再来吧。”方庭信远远地说。 男同学侧侧身,斜了方庭信一眼,对林至渝说,“我再找你。”随而挽着装网球拍的大袋走入阳光中。 课室的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