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第1/2页)
德当然听说过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这部电影时所遭遇的痛苦。等于是将原本已经痊愈的疮疤挖开了再感受一次,这种痛完全是对一个人精神的最大摧残。但是杰德不会去接手这部电影,尽管他脑海里有这部电影的画面。他很清楚或许自己可以完完整整地复制出一部出来,但是他没有办法赋予这部电影更多的内容。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并不是在拍摄手法有多先进或电影采用多么恢弘的新技术,相反的,这部电影采用的最朴实无华的纪录片拍摄首发,多达40%的镜头是用手持摄像机拍摄。用近乎原始的方法所拍摄出来的一部黑白电影却感动了全世界,这绝对不是一般导演可以做到的。斯皮尔伯格先生,我看过你执导的。杰德岔开了话题,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是中国人却很讨厌它,因为你没能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看待日本的侵华战争。或许你会说,我们应该客观中立理性地去看待一场战争,可是如果用这样的视角去拍摄电影的话,那和新闻纪录片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没有经历过那场可怕的大屠杀,所以我无法去理解当时犹太人的想法,德国人的想法,以及纳粹的想法而你,斯皮尔伯格先生,你了解这一切,你是拍摄这部电影的最佳人选。对于这样的电影,我们不需要客观,我们需要的是将受害者的主观情绪表现出来。只有让观众感受到了当时犹太人的无助和悲伤,他们才会珍惜今天的和平和抵制未来可能的暴力。作者有话要说:斯皮尔伯格的其实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如果你能站在中国人身份意外去看待的话,你会觉得这部电影近乎伟大。但是很遗憾,我们都是中国人。的确,战争中,交战双方的老百姓都是悲剧人物。可是当着中国人的面去强化日本人的悲剧而弱化中国人的悲剧,就有点让觉得奇怪了。所以虽然我承认这部电影很优秀,但是我并不喜欢它。25堪称经典的剧本公映的时候,中国大陆尚未对好莱坞开放市场,因此斯皮尔伯格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在中国观众的口碑如何。但是听到杰德这般提起来,他也开始回想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事实上,斯皮尔伯格是一个很积极的反战主义者,所以他对日本的同情绝对不是基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同情。在斯皮尔伯格看来,日本的民众也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受到伤害,因此他也对此抱以同情。当然,整部电影最主要的线索是来自杰米,这个英国孩子的视角。事实上,斯皮尔伯格并不是很了解东方文化,他电影中的其实暗喻的英国,也就是本片的主角。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人看来,这部电影多多少少带有一点为日本翻案的意味。如果斯皮尔伯格知道有部分中国人认为他的电影是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话,只怕他是最伤心的一个。不过在杰德的提醒下,斯皮尔伯格也发现了自己当初在拍摄的心态。许久,他才说了句,我为了追求电影的完美而忽略了真实。杰德,这个错在拍摄时是不能再犯的。不过我有个要求,我希望这个剧本能由你改编。我相信你的笔和你的心,你总能用最简单的词语最直接地表达人性。